配方
|
溶液成分
|
含量/(g/L)克
|
温度/℃
|
时间/min
|
备注
|
1氨液氧化
|
碱式碳酸铜
|
40~60
|
10~25
|
5~15
|
适用于黄铜
|
氨水(质量分数为25%)
|
200~250ml/L
|
||||
2过硫酸盐氧化
|
过硫酸钾
|
20~30
|
60~70
|
3~5
|
适用于纯铜
|
氢氧化钠
|
70~100
|
备:铜及铜合金氧化膜层为半光泽和无光泽;工艺不同分为:氧化铜、氧化亚铜、硫化铜。
溶液成分
|
含量/(g/L)克
|
温度/℃
|
电流密度/(A/dm3)
|
时间/min
|
氢氧化钠
|
100~200
|
90~100
|
3~5
|
7~13
|
溶液成分含量及工艺条件(g/L)
|
重铬酸盐钝化
|
铬酸盐钝化
|
||
1
|
2
|
1
|
2
|
|
重铬酸钠
|
100~150
|
|
|
|
重铬酸钾
|
|
150
|
|
|
铬酸酐
|
|
|
90~150
|
80~90
|
氯化钠
|
5~10
|
|
|
1~2
|
硫酸
|
4~6
|
10
|
20~30
|
25~30
|
温度
|
室温
|
室温
|
室温
|
室温
|
时间/s
|
2~10
|
2~5
|
5~15
|
15~30
|
质量问题
|
产生原因
|
排除方法
|
膜层疏松易擦掉
|
1.硫酸含量过高
|
1.降低硫酸含量
|
2.氯化钠含量过高
|
2.降低氯化钠含量
|
|
3.钝化时间过长
|
3.降低钝化时间
|
|
4.溶液温度过高
|
4.降低溶液温度
|
|
钝化后零件无色彩
|
1.氯化钠含量过低
|
1.增加氯化钠含量
|
2.重铬酸钠含量过低
|
2.增加重铬酸钠含量
|
|
钝化后零件表面无光亮
|
硫酸含量过低
|
增加硫酸含量
|
膜层耐蚀性差
|
1.硫酸含量过高
|
1.降低硫酸含量
|
2.重铬酸钠含量过高
|
2.降低重铬酸钠含量
|
|
3.溶液温度过高
|
3.降低溶液温度
|
氧化类型
|
质量问题
|
产生原因
|
排除方法
|
氨液氧化
|
氧化膜层发红
|
1.超声波脱脂不彻底,出光溶液失效
|
1.采用超声波清洗机彻底脱脂,调整出光溶液成分
|
2.弱腐蚀时间过长,零件表面脱锌
|
2.缩短弱腐蚀时间
|
||
3.氨水挥发失效
|
3.适当添加氨水
|
||
氧化膜层表面有挂灰和斑点
|
1.溶液温度过高
|
1.降低溶液温度
|
|
2.溶液中沉渣粘附在零件表面
|
2.零件入槽后应抖动,增加流动水清洗次数,保持溶液清洁
|
||
氧化膜层发脆
|
1.氨水含量过高
|
1.降低氨水含量
|
|
2.氧化时间过长
|
2.降低氧化时间
|
||
膜层发黑,长时间氧化不上
|
1.溶液含量过稀或长期使用后失效
|
1.调整或更换溶液
|
|
2.温度过低
|
2.适当升高溶液温度
|
||
过硫酸
盐氧化
|
表面有黑色绒状氧化物
|
1.溶液温度过高
|
1.降低溶液温度
|
2.过硫酸钾含量过高
|
2.调整溶液成分,用绒布擦去氧化物
|
||
氧化膜层发红,黑灰色
|
1.过硫酸钾含量低或溶液使用过久失效
|
1.调整溶液成分
|
|
2.溶液温度过低
|
2.升高溶液温度
|
||
电化学氧化
|
氧化膜泛红,长时间氧化不上
|
1.溶液含量低
|
1.调整溶液成分
|
2.溶液温度过低
|
2.升高溶液温度
|
||
氧化膜层疏松
|
1.氢氧化钠含量过高
|
1.调整溶液成分
|
|
2.零件入槽后未预热就在正常电流下进行氧化或氧化时间过长
|
2.严格按照工艺规范要求进行操作
|
电话:0755-29040381(20线) 传真:0755-29040429 Email: haoshun&chiantimew.com &换@ CopyRight http://www.chinatimew.com 深圳市好顺超声设备有限公司